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共同缔造了:春天里、老而弥新广场、儿童友好广场、社区儿童造梦节、社区漂流文化馆、社区互联欢腾节等多个更新空间与主题营造活动。
愚园路的日常
从6月1日开始解封,大部分上海人民回归到往日生活的场景中,大家走上街头捕捉城市的变化、坐在马路牙子上喝咖啡、骑车穿梭于城市之中。经过2个月多的宅家生活,人们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无比旺盛。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大四毕业生,这段时间从宿舍内隔离到匆匆忙忙完成了毕业答辩。特殊时期没有充满仪式感的典礼,但线上的毕业礼也是一种特殊的记忆;大家来不及认真说告别,送站的大巴车已将大家连同着满载的行李抵达虹桥火车站。成大的时间好像很快,离别的瞬间就在眼前,在我坐上12小时回家的动车时,收到了社趣更馨姐姐们邀请我二创的消息。 于是在到站隔离在酒店的时候有了这样一个创作的大动作,希望这些鲜明的色块,能够消除离别的感伤、消除长大的失落,如果可以,希望大家都能从色彩绚烂的作品中看到我们这些毕业学子对大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如果说故事也可以接力,我们希望用插画赠送给大家一个彩色立体的童年。
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自行车、骑自行车,我们邀请了三位朋友:Brook & Breeze的创始人David、走过川藏线新藏线的摄影师周慧、感受上海荷兰骑行差异的财务分析师Sam,聊聊自行车和低碳骑行那些事儿。
在近两个月的居家过程中,尽管条件有限,但是依然看到了不同家庭带娃的智慧——在自然中创造玩乐的条件、在充满爱意的家庭氛围里茁壮成长、在分享互助中感知朋辈群体的力量。
部分上海居民收到居委发放的出入证、通行证,可获得短暂的放风机会。我们也邀请到4位能够走出小区看看街头的朋友分享他们眼中的街景。
2022年5月20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举办了线上故事会。
上海的疫情经历了一个季度。我们的街区经历春寒料峭到树木茂盛,人声喧闹到寂然静默。但是,生活在此地、守护这里的记忆不会被封存。 作为深耕在长宁的社会组织,我们的脚步没有停歇,也希望和你共同回顾从初春到立夏的这段经历。
社趣更馨希望以社区场景为原型, 尝试用画笔描绘解封后的N种城市生活, 希望用色彩填充你心中对自由的向往。
在四月初社趣更馨开展的一场直播活动中,我们听到了音乐人汤木为大家配送自家农场蔬菜物资的故事,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汤木陆陆续续为困难的老人家庭送上手作包子。让我们通过汤木的自述内容看看这半个月来的故事...
2022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上海疫情隔离在家的情况下,我们希望借助近期生活中的重点话题食物,和四位关心食物、关心可持续的伙伴共同探讨如何吃出疗愈日常、如何理解低碳饮食。
我们看到上海的社区正在疫情期间摸索一条自下而上的自治之路。我们把以下三个不同社区自治的案例和思考分享给你,给从事社区工作的伙伴、参与社区事务的你一些参考和借鉴。
在这个特殊时期,愚园路和武夷路的商户也用自己的力量为抗疫人员送去温暖。
春天花会开,用力奔向生机的未来。
特殊时期,愚园路上的商户们响应疫情防控措施,不开放堂食,但越来越多的商户加入了爱心外卖接力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武夷路自提/外卖吃喝指南,也鼓励大家在注重防护的情况下支持这些可爱的小店们
欢迎大家扫描图中二维码,上传春日美好瞬间,我们将会延续这份美好
拆掉民心小区与金谷苑之间的那道门,建造一个打通两个小区的社区便民服务空间,并给它取名为“春天里”。
作为陪伴武夷路生长的一员,我们希望用一份刊物记录它的日常,分享好朋友们喜欢扎根在此的原因,也把过去一年创造过的美好行动传递给更多人。
最近经常向大家解答“故事商店是什么”这一问题,当问题被抛出时我们也在反问自己,将如何定义“故事商店”。我们尝试询问了故事商店的店主、社区营造领域的好友,当我们收获的回答虽天马行空但几近一致时,我们会很欣慰地感受到“原来故事商店温暖的内核一直有传递给大家”。
11月5日-7日,武夷路声音采集工作坊在武夷路84号恩理禾艺术馆举办。来自武夷路附近的居民、开元小学的小朋友和家长们以及对声音感兴趣的人们参加了声音采集工作坊。在一场走街中走进武夷路,用一天时间记录街区上的不同声音,分享各自心中的武夷之声,共同即兴创作街区之歌。
一个小小角落的变化,却体现了上海城市治理的思路和能力,像绣花一般的精细。
向往美好生活是永恒的话题。 很多都市人像上了马达一样, 在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里 不断自我建设,又不断破防。
社会创新组织“三明治”作为鼓励记录与表达的成长社区,一同与社趣更馨介入罗秀路街区的观察,以文字艺术的表达形式,让更多人看到这条“普通街区”。
生活是本打开的书,每个人的经验和体悟都很重要。在本次罗秀路的共创行动中,有这样一群志趣相投的伙伴,他们作为彩蛋组加入本次跨学科课程实验行动,带来了他们的探索与答案。
在2020年的冬季,太古可口可乐上海申美与好瓶 HowBottle在愚园路上发起系列可持续行动,联合愚园路上的众多商户发起一场可持续的塑料瓶盖回收计划。
社趣更馨坚信共同创造的力量,在持续关注儿童友好、女性就业、乡村振兴、文化传播等愿景下,我们认识了关注社会型学习的教育机构「YIE」和从藏区远道而来的社会企业「央珂玛」。故事商店在十一月化身践行城市温度传达,地域文化交流的温馨空间。
音乐串联起街区的不同角落,也给路过的人们带来一场听觉享受。
一起回顾金秋十月,故事商店内种下的那些硕果累累,共同看到「联结城乡与自然的农耕果实」 「箱包带来的可持续公益果实」和「传统与创新碰撞的文化果实」不断茁壮成长。
记录武夷路上的不同声音,分享了他们心中的武夷印象
我叫息纳,目前是一位创业者,我的品牌叫【造旧】,创造的【造】,旧物的【旧】,内容是关于旧物改造手工
我们把这个空间内发生的一些点滴汇成六个板块:「月度进货单」「店主档案」「灵感标签贴」「店主有话说」「故事胶囊」和「街区美好热线」,汇编成故事商店季刊,记录下故事商店里发生的一切,让故事成为可视的文字,也代表着故事仍将无限延续的可能。
从长宁路396弄到武夷路311弄 是老而弥新走过的友好道路 也是牵你的手走过的人生路
hello!我是ivy,一名自由编剧、自由撰稿人,平日也做一些城市人文摄影,喜欢用胶片记录城市风貌,现在也在准备自己的独立刊物。
长宁区作为全国文明城区和上海市平安示范城区,始终以“建设上海安全程度和法治环境最好城区之一”为目标。愚园路,更是入选了第二批上海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阵地。在这条悠悠愚园路上,百年梧桐树见证的不仅仅时代的变迁,还有法治文化的光影。
武夷路199号,透过黑色的铁艺大门,可以看到一座洋房庭院,这里是长宁区“时尚艺术地标”丝享荟,而在多年前,这里曾是纺织专家陆绍云先生的住处。华阳路街道携手社趣更馨发起“武夷路上的朋友”计划第四期,挖掘这座建筑的艺术传承。
「守护夏天的植系呼吸空间」「守护梦想的Z世代梦屋」「守护睡眠的愚园路卧室」「守护沪语记忆的故事小屋」,以新旧交融的形式,跨界式地在短暂的夏日守护着街区。